近年来,大城市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汇集,导致看病“扎堆”的现象比较严重,但在今后,这一现象将发生改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近日表示,京津冀地区开始试水快递配送药品,组织专家到地方坐诊,实施医护电子化注册,医生可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合理配置药品等政策,切实改善看病难的问题。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做客“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时表示,北京优质医疗资源汇集,导致外地患者扎堆来京看病现象严重。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表示,要改善这种情况,从医疗角度讲,关键是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北京的优质资源把京津冀整个医疗水平带动起来。
方来英介绍,目前,市卫计委正在组织北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首儿所、北京市中医院的专家到燕达医院,为燕郊地区30万居民提供北京的医疗服务。
在张家口地区,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崇礼县合作建立中国冰雪运动损伤治疗研究中心,该中心类似一所小型医院,以满足冬奥会时的诊疗需求。
同时,京津冀三地还努力在疾病控制的信息沟通、血液保障供应、卫生监督执法等方面开展合作。
方来英透露,目前正在考虑,未来京津冀是否统一药品招标、耗材,形成京津冀统一的医疗市场、医药市场,降低京津冀地区的医疗服务成本。实现三地之间的医疗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共享的层次和水平。
据了解,河北省260家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与京津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项目已经达到了400多个。
访谈中,天津市卫计委主任王建存介绍,目前,三地正在研究将来做医师护士的电子化注册。通过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如将北京的信息资源的标准和编码,无偿开放给天津和河北使用。
方来英表示,目前北京已建立了43个医联体,涉及到400多家医疗机构。一是在医联体内部希望建立起绿色转诊机制。即患者在社区就诊,经过社区的医生做诊断之后,如果需要专科医生或者到专科医院去,由社区在医联体内部负责转诊。
为了平衡患者到北京市内大医院的看病需求,北京市还将组织专科医院按照不同专业要求,到社区去,直接面向社区居民,给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这样,社区的市民不出家门就可以看到专家。
针对访谈中有网友反映社区医院看病拿药不是很方便的问题,方来英表示,现在正在石景山、朝阳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做试点,根据患者药品使用情况合理配置药品,如医生可以一次性开足一个月的药,省去患者拿到医生处方多次排队取药的辛苦。
此外,为引导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目前北京正在石景山、朝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试点快递配送系统,通过配送将药给居民送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