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多静少动,导致肝肾亏虚;或是饮食不当,导致饮食无法正常转化;或是禀赋偏颇,自幼多脂,导致湿聚痰生,浊脂内留。其基本病理为脏腑功能失调,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一般可分为阴亏阳亢、脾气虚弱、痰浊内盛等证型,此处为大家介绍3个茶饮方。
金银花6克、菊花6克、桑叶4克、生山楂6克、冰糖20克。将金银花、菊花、桑叶、生山楂用清水洗去灰渣,用白纱布包扎好,放入锅内煎10分钟,加入冰糖溶化即成。每日1剂,代茶频饮。10~30日为1个疗程。
此方适用于阴亏阳亢型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昏而痛、目涩视糊、耳鸣、心烦失眠、腰酸肢麻、口干、舌质红。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作用;桑叶性寒、味苦、甘,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效;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四者合用,能够清肝明目,有助降脂。两眼昏花的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常饮。
焦山楂15克、生黄芪15克、荷叶3克、生大黄5克、生姜2片、生甘草3克,以上各味药同煎汤,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此方适用于脾气虚弱型患者。临床表现为神疲气短、懒言肢倦、头昏、大便偏稀、面色萎黄、舌淡等。
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有清热解暑、凉血止血的功效;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上述合用,共奏益气消脂,轻身健步之功。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可常饮。
干荷叶60克、生山楂、生薏米各10克、花生叶15克、橘皮5克、绿茶60克,共为细末,以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痰浊内盛型患者。临床表现为面有油光、头脑昏重、恶心呕吐、胸闷脘痞、肢麻沉重等。
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花生叶性平,味甘、淡,归肝经,有清热解毒、宁神降压的作用。橘皮性温,味辛而微苦,入脾、肺经,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之功效;绿茶性微寒,味甘、苦,入心经、肺经、胃经,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清热解毒的功效。上述合用,共奏清热消食、降脂化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