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据了解,您父母是教师,所以您从小就接触文史哲类,高考时您选择了北中医,为何会做出这个选择?
刘景源:我从小受家庭熏陶,对文史哲很感兴趣。中学的时候,我就买了《伤寒论》,那时还看不懂,但我很喜欢。后来哥哥给我买了一本普及本的《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通俗易懂,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报考大学的时候,我觉得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一方面渗透着文史哲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学医可以治病救人,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这就是我当初选择学中医的动力。
师生如父子,学习动力足
问:您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已40余年,与初到北中医时相比,您觉得学校的氛围、师生气质等方面有着怎样的变化?
刘景源:以前学校很小,但文化氛围非常浓。老师一门心思地教书,像刘渡舟老师那时候和学生住一起,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跟同学们聊伤寒,对学生称“我们爷俩”,就像父子一样。老师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学校的氛围比以前更朝气蓬勃了。北中医虽然理工科招生比较多,但从学生到老师都具有书香气质。我们那时候九点半晚自习下课后,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在宿舍前的路灯下看书,一看就到十二点多,现在学生的动力好像没那么足了。
突发事件中,中医显身手
问:您亲身经历唐山大地震,也参与了灾后的医护救援工作,这是否让您对中医药产生了新的感想和领悟呢?
刘景源: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在附近带学生实习,地震当天我们就赶去支援。古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但是唐山地震后传染病发病率比历年都低,连肝炎都少了,就是因为灾后防疫很及时,这也使我充分认识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我进入温病学领域也是从那时开始。
我记得地震中有人腿骨折了,西医说要截肢,但中医用自己的方法治疗,最后保住了伤者的腿。其实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谁有本事谁上。中医有自己的特长,并不是只看慢性病,在急症面前我们要有自信心,中医大有可为。
秉承“传帮代”,常念反哺情
问:在北中医这些年,说说令您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个人,这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刘景源:我们学校有优秀的“传帮带”传统。我还是年轻老师的时候,教研室主任是刘渡舟老师。我很敬佩他,总是拿着自己的讲稿向刘老师请教,他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批改我的讲稿。若那时没有老师的指点,我很难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希望现在教研室的老中青教师们能够互相扶持,把这些传承发扬下去。
我入学时不到20岁,我今年70多岁了,在北中医已经50多年了,可以说是生在母校、长在母校,因此为母校做贡献,给下一代留下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是我应该做的,老师也是这么教导我们的。(童佳欢 韩艺凡整理)
刘景源 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温病学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考试研究与管理工作40余年。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开展对外交流与培训工作。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