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028-61300000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文化 >中医资讯

古代大家看医德与医术关系

时间: 2017-03-29 阅读:998 来源:  健康报
  “医乃仁术”为医界同仁之共识。明朝龚廷贤曾指出“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故古代医家称医生为“生人之术”。为医者应始终把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医者应做到为病人的健康及病痛尽心施治,余则别无他求。清代医家陈修园指出:“若一涉利心,则贫富歧视,同道相攻,伪药期售,置人命与脑后矣。”实则金玉良言。
  古代医家十分强调为病人治病的动机必须纯正,不能把医术作为谋取钱财、诋毁同道的手段。明朝陈实功云:“无论病家大小贫富,有请便往,勿得迟延厌怠,药金勿计较轻重,一律尽心施治”。历代医家多有为了救治病人,不计私利得失。宋代医家庞安时为人治病不以谋其财,其轻财如粪土,而乐义耐事如慈母,而有常踵门求诊者,为舍居之亲视饼粥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其高尚医德,至今仍为医界之美谈。
  医术为医者诊治疾病的手段,“医而无术,则不足以生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古代医家均强调为医者必当医术求精,“凡为医师,当先读书,详检方书,精求药道”,“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求也”。
  以上均说明古代医家在一切为了救治病人的宗旨下,不断精读方书,力求精于医术,尽可能掌握全面的治疗手段。否则,即使有良好的救人心愿,也难以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庸医杀人”的严重后果。观今之医者,也实如此,若没有优良的技术,谈何救死扶伤!为医者当重医德,施及仁术,对技术精益求精,实乃为医者之道。温病学家吴鞠通指出:“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不因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十分精辟地阐明了医德与医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