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028-61300000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聚焦医改

山西省多举措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时间: 2016-12-09 阅读:959 来源:  山西日报
  12月7日,从省卫生计生委传来消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山西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仅为3.70%,比全国平均水平(9.77%)低6.07个百分点,为全国最低;与2014年相比,增幅下降了9.09个百分点。近年来,山西省将控制医疗费用作为推进医改的一项关键任务来抓,多措并举、强化监管,取得积极进展,医疗费用增速明显放缓,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医院控费意识普遍增强。
  山西省于2014年在全国较早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紧紧扭住“强基层”这一根本,加大资源调控力度,全省九成以上的卫生经费和建设项目,近一半的新增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指标,以及大量的人才、技术、培训、科研、信息资源投向基层。以城市三级医院为龙头,组建了55个医疗联合体,覆盖所有县级综合医院。山西省建立医保差别化支付调节机制,全面推行按病种分级诊疗。从新农合入手,先是在18个县开展按病种分级诊疗试点,通过制定差别化报销政策,提高对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与此同时,通过建立不同层级转诊管理机制,以医疗机构有序服务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药费、检查化验费、卫生材料费占比居高不下一直是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山西省从药品、耗材、设备等源头成本控制入手,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规范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采购行为为重点,有力助推了医院费用控制。2015年,全省二级综合医院、三级乙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45.6%、31.2%、27.6%,群众用药负担有所减轻,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通过推进建设“山西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和监管平台”,在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对10大类、21个子类别的高值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实施阳光采购。目前,已有457所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平台开展阳光采购。山西省实施推广医疗运行评价和考核综合监管体系,完善医疗执业监管机制等举措,不断规范了公立医院诊疗行为。
  截至目前,山西省医疗费用增速明显放缓。按照全国平均水平测算,山西省2015年节约医疗费用16.75亿元,门诊次均节约14元,住院次均节约432元。全省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从病人流向看,2015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增加了12.5%,占全省总量的59.9%;全省三级医院则呈现“两降一升”的变化趋势,即:总入院人数同比下降了0.7%、病床使用率降低了5.44个百分点,手术人次增加了11.6%。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正向引导作用开始显现。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