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400-028-6088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聚焦医改

福建改革,聚集力量

时间: 2016-12-08 阅读:875 来源:  健康报网
  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所在办公楼,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的大幅标语在那墙上格外醒目。
  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是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整合了医保政策制定、医保基金监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药品耗材采购配送、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等多重职能。
  三明样本被成功放大
  作为第一批医改综合试点省之一,福建省此番创立的全新部门,再次让各方对深水区医改的破局充满期待。
  刚刚成立一个月的福建省医保办,将第一记重拳砸向了药企、医疗机构、医生、药店,并明确规定若是他们一旦做出侵害医保基金的行为,将立即被列入黑名单,被驱逐出福建省药品耗材供应市场,或被医保拒绝支付费用。这果真是不负众望啊。
  三明医改启动之前,福建省医保基金已经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曾担任过食药监局局长的詹积富清醒地意识到,要扭转当时的局面,必须首先堵住药品和耗材使用中的巨大浪费,否则财政掏再多的钱,也会被逐利的黑洞吞噬,百姓就医负担还会年年加重。斩断医院、医生和药品、耗材的所有经济利益关系,向流通领域开刀,向大处方、不合理诊疗行为开刀,挤出水分,这正是三明医改红利的真正来源。
  给体制机制和既得利益动手术,无疑需要一场联动的改革。在具体操作层面,福建省同样延续了三明医改的既有思路。今年7月10日,三明市再次推进医保管理机构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医疗保障管理局,与市财政局合署办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计生委、财政局以及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等部门有关医保管理、药品采购、医疗服务价格修订、医改决策的相关职能被全部整合,划入新成立的医疗保障管理局。
  短短半个月后,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宣布成立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卫生计生工作的副省长李红挂帅兼任,而出任医保委第一副主任的,正是詹积富。随后,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要求各设区市11月前成立市医疗保障管理局,归拢医保管理职责。至此,福建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全省贯通。
  两步并作一步走
  福建省超越的第一步,是将城镇职工医保管理一并整合,真正做到了归口管理,减少医保管理的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而超越的第二步,则是将围绕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的一系列管理监督职能进行高度整合。梁万年认为,福建省用两步并作一步的改革,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医保的功能不能仅仅理解为报销,而是要对医疗服务进行全程调控。这就要求有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认为,医疗卫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必须对药品等要素的采购、医疗服务提供、医务人员激励等层面进行全流程统一管理。福建省的改革,不仅实现了机构整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管理目标和激励手段的有机整合,向实现“三医联动”跨出了一大步。
  医保是供方和需方的连接点,是牵动医改的牛鼻子,是“三医联动”的引擎,如果医保改革不尽快跟上,接下来的改革就会步履维艰。李红说,福建省做出医保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的。半年多来,省委为此专门讨论过两次,才有了成立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这一举足轻重的决定。
  需要一茬人接一茬人干
  江宇认为,福建省通过改革实现了同一个机构既管资金、又管采购、还管价格,这个机构就要想办法怎样少花钱、多办事,提高老百姓的受益水平。从长远来看,福建省成立医保委的更大意义在于,通过机构整合创造了一个对人民健康负责的责任主体,为实现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健康优先”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探索。
  “坦率地说,对于福建的改革创新,有叫好的,有怀疑的,也有反对的。但省委书记和我们讲,现在别人怎么说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好,要证明我们的体制有优势,能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李红说,“有省委、省政府作为坚强后盾,我们决心把这个事情做下去。医改事业很长远,需要一茬人接着一茬人干。我们这茬人的责任,就是要探索出新的体制。”
 
       由健康客小编整理介绍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