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400-028-6088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疾病

关节脱位的症状表现

时间: 2016-11-22 阅读:760 来源:  医学百科
  关节脱位又叫脱臼或脱骱,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脱位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病理性和习惯性脱位四种。如按脱位程度来分,可分为半脱位和全脱位。按脱位后的时间来分,又可分为新鲜脱位和陈旧性脱位(指脱位超过三周以上者)。
  关节面完全失去对合关系时称为完全脱位,部分对合的称为半脱位。外伤性脱位多见于肩、髋、肘、下颌关节。4岁以下的小儿桡骨头发育不全,环状韧带松弛,受到牵拉易发生半脱位。
  脱位后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关节对合关系异常。X射线片可确诊,并可判定有无合并骨折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病理改变。
  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切忌粗暴。复位不成功者才切开复位。复位后制动3周,开始主动运动,辅以轻柔的被动运动,恢复关节活动及肌力,切勿暴力被动推拿。
  病理分类
  1、按原因可分为外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麻痹性脱位。
  2、按脱位程度可分为全脱位及半脱位。
  3、按远侧骨端的移位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侧方脱位和中央脱位等。
  4、按脱位时间和发生次数可分为急性、陈旧性(如脱位3周以上而未复位者)和习惯性脱位(一个关节多次脱位)等。
  5、按脱位是否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脱位与开放性脱位。
    早期全身可合并多发伤、内脏伤和休克等合并伤,局部可合并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应详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晚期可发生骨化肌炎,骨缺血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应注意预防。
  1、骨折 多发生在骨端关节面或关节边缘部,少数可合并同侧骨干骨折。
  2、神经损伤 较常见,多因压迫或牵拉引起,如肩关节脱位可合并腋神经损伤,肘关节脱位可引起尺神经损伤等。
  3、血管伤 多因压迫或牵拉引起,如肘关节脱位,可有肱动脉受压。膝关节脱位时腘动脉可受牵拉和压迫,其中少数可有断裂。
  4、骨化肌炎 多见于肘关节和髋关节脱位后(详见骨折总论)。
  5、骨缺血性坏死 如髋关节脱位后可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但多在受伤1~2月后才能从X线片上看出。
  6、创伤性关节炎 如脱位合并关节内骨折、关节软骨损伤、陈旧性脱位、骨缺血性坏死等,晚期都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治疗原则
  伤后在麻醉下尽早手法复位适当固定,以利软组织修复;及时活动,以恢复关节功能。早期复位容易成功,功能恢复好;复位晚则困难大,效果差。复位中切忌粗暴,要注意防止附加损伤,如骨折、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复位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复位后及时正确的固定是保证软组织损伤修复和防止再脱位的重要措施。一般固定三周后,早期活动,以利功能恢复。
  开放复位的适应症
  对手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特别是合并大血管伤者,应行开放复位,如合并有神经伤,在手法复位后观察1-3个月,大多数可自行恢复,如神经功能无恢复,即应手术探查神经。
  开放性关节脱位的处理
  应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清创术,在彻底清创后,将脱位整复,缝合关节囊,修复软组织,缝合皮肤,橡皮条引流48小时,外有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并选用适当抗菌素以防感染。
  临床表现
  关节脱位只有当关节囊、韧带和肌腱等软组织撕裂或伴有骨折时方能发生脱位。
  具有一般损伤的症状和脱位的特殊性表现。受伤后,关节脱位、疼痛、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 如果力量足够,几乎任何骨头都能从其关节处被拉开和碰开。如篮球运动员被球击在手指末端,关节就可脱位橄榄球运动员在投掷时可被打击,而打击的力量可使肩关节脱位。
  脱位通常影响活动的关节,如踝、膝、髋、腕、肘,但最常见的是肩和手指关节。不活动的关节,如在骨盆的关节,当使关节固定在一起的韧带被牵拉或撕裂时,也能被分开。
  椎骨的脱位如果损害神经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优势椎骨的脱位发生于脊椎创伤处,后者可导致瘫痪。
  一般症状
  (1)疼痛明显,活动患肢时加重。
  (2)肿胀,因出血、水肿使关节明显肿胀。
  (3)功能障碍 关节脱位后结构失常,关节失去正常活动功能。
  特殊表现
  (1)畸形 关节脱位后肢体出现旋转、内收或外展和外观变长或缩短等畸形,与健侧不对称。关节的正常骨性标志发生改变。
  (2)弹性固定 关节脱位后,未撕裂的肌肉和韧带可将脱位的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活动时有一种抵抗和弹性的感觉。
  (3)关节盂空虚 最初的关节盂空虚较易被触知,但肿胀严重时则难以触知。
  3.X线检查 关节正侧位片可确定有无脱位、脱位的类型和有无合并骨折,防止漏诊和误诊。
  诊断要点
  (1)有明显外伤史。
  (2)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与肿胀、畸形、弹性固定及关节盂空虚。
  (3)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的部位、程度、方向及有无骨折及移位。
  疾病治疗
  关节脱位的治疗三步骤
  复位
  以手法复位为主,时间越早,复位越容易,效果越好。但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复位。
  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
  使受伤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得以修复愈合。固定时间为2-3周。
  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应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舒缩活动和患肢其它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中医诊治药物治疗
  a.内服:中成药(丸剂、酒剂、胶囊、蜜丸、颗粒剂)、中草药,并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人状况配以食疗
  。
  b.外用:贴剂、药物熏洗、药物熏蒸、药物透敷、针灸、艾灸、药熨、火疗、药物喷射。
  理疗
  激光针刀、四肢疾病治疗仪、全身康复治疗仪、智能型极超短波治疗仪、三维智能干涉波治疗仪、全科治疗仪、药物离子导入仪、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远红外线理疗舱、经皮给药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偏振远红外光电脑疼痛治疗仪、磁疗仪、经络导平仪。
  静态疗法
  架双拐行走、下肢床头牵引、推拿学位按摩、功能康复锻炼。通过中医治疗打通微循环和经络,促使坏死骨质吸收,骨坏死区域修复,同时应用静态疗法帮助恢复功能。
  健康与饮食
  a.关节脱位术后,应增进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豆制品等及适当增加钙质。
  b.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如:青菜、芹菜、香蕉等,若便秘可用开塞露等缓泻剂。
  急救原则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颌及手指关节最易发生脱位。关节脱位的表现,一是关节处疼痛剧烈,二是关节的正常活动丧失,三是关节部位出现畸形。一旦发生关节脱位,应让病人受伤的关节安静地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适的位置。由于脱位时间越长,复位就越困难,所以应尽可能在进行妥善固定后,迅速就医。值得注意的是,在为病人脱衣服时,应先脱健康一侧的,再脱受伤一侧的,穿衣服时则反之。
  肩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shoulderjoint)
  大多为后脱位,除老年肌肉松弛之新鲜脱位外,一般均需麻醉后或肌松弛下进行复位,常用手法复有:
  ①希氏法
  伤员仰卧位,术者立于伤侧,用靠近患肢术者一侧的足跟置于患肢腋窝部,于胸壁和肱骨关之间作支点,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顺其纵轴牵引。达到一定牵引力后,轻轻摇动或内、外旋其上肢并渐向躯干靠拢复位。
  ②牵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顺应其患肢体位向下牵引,用固定带或另一助手将上胸抱住固定。牵引1~2分钟后,术者用双手中指或辅以食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头向上外复位。
  操作时不可粗暴,以免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后X线摄片检查完全复位后,用胶布或绷带作对肩位固定3周。
  手法复位不成功则去进行手术开放复位,习惯性脱位时,可作修补术。
  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dislocationofelbowjoint)
  平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对抗牵引,术者握其前臂向远侧顺上肢轴线方向牵引。复位后上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3周。
  桡骨头半脱位
  术前一手握患肢,另一手轻握其腕部作轻柔的牵引及旋转其前臂,当前、后轻旋时即感到桡骨头清脆声或弹动而复位。绷带悬吊前臂适当保护患肢1周。
  髋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hipjoint)
  ①预防休克,若已有休克时,应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并急送医院进行抢救。
  ②急送医院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
  ③复位后可用皮肤牵引或髋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
  ④解除外固定后应继续锻炼髋骨活力和髋部肌力,然后持拐不负重步行。
  三个月后X线照片证实股骨头无缺血性坏死征象,可逐渐弃拐步行。
  一年内应仍应定期检查股骨头情况。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