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头癣好发于儿童,传染性较强,易在托儿所、幼稚园、小学校及家庭中互相传染。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理发工具传染,也可通过接触患癣的猫、狗等家畜而感染。
流行病学
头癣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当前仍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流行。头癣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卫生和居住条件及医学知识的普及程度密切相关。50年代后头癣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控制,至70年代,大中城市中已基本消灭头癣,但是近十几年来又有死灰复燃的倾向。
传播途径
70年代以前,中国头癣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与患者密切接触、同床共枕和由患者使用过的理发工具、衣帽、围巾等传染而致。7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独生子女增多等原因,由猫、狗等动物传播病原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据调查,北京市的头癣患者70%以上都有明确的猫狗接触史。1991年前后,北京市民养猫、狗的风气盛行,1990年9月~1991年12月空军总医院共诊治189例头癣患者,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0.2 3%。1992年以后,经过一定的宣传教育,北京市政府对家庭养狗做了较严格的限制,养猫、狗的人减少,头癣患者人数也明显下降,1992年~1995年共诊治95例头癣,但1996年又有所 回升,共诊治头癣67例,值得警惕。
临床表现
头癣多累及少年儿童,成人较少见,但也会有发生。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四种类型。
黄癣,俗称“秃疮”或“癞痢头”,久性秃发。白癣、黑点癣、脓癣
诊断依据
怎样鉴别白癣、黄癣和黑癣
由于病原菌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头癣可以分为白癣、黄癣和黑癣三种,分别由铁锈色小孢子菌、黄癣菌和断发癣菌引起。头癣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真菌直接镜检及滤过紫外线灯检查,三种头癣可以按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必要时还可做真菌培养,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形态和生物化学试验进行菌种鉴定,以供诊断和研究之用。
疾病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形态及部位及显微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但应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相鉴别:
1.神经性皮炎:有明显苔藓化,无水疱,霉菌显微镜阴性。
2.慢性湿疹:无堤状隆起的边缘,境界不清楚,霉菌检查阴性。
治疗
和其他传染病一样,头癣的防治措施也应该包括三方面,即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消灭传染源
即治愈所有头癣患者及有病的家畜,这是最重要的。头癣不仅侵犯头皮,还侵入了毛囊根部,所以治疗起来较其他癣病要复杂。本病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目前灰黄霉素仍是治疗头癣的首选药物。酮康唑治疗头癣不理想不能替代灰黄霉素, 极少数顽固病例可选用伊曲康唑治疗、通过灰黄霉素综合治疗,服、煎、洗、搽、消、头癣患儿一定能够治愈。
脓癣治疗同上,切忌切开。急性炎症期可短期联合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
切断传播途径
如果发现一个头癣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例如患头癣的儿童暂时不应到幼儿园或小学校去,待完全治好后再恢复集体生活。在家中也应避免传染给家里人或其他儿童。同时对患者用过的帽子、头巾、枕巾、衣被等应采用日晒、开水煮烫等办法消毒。污染过的理发工具也要彻底消毒,可以煮沸消毒,也可置于密闭容器内用甲醛气体熏。带菌的毛发、鳞屑及痂皮等应用火烧毁。
保护易感者
对于头癣来说,每一个儿童都是易感者,所以头癣常在幼儿园或小学校里传播。预防头癣不是靠吃药,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经常检查儿童的头部,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头癣中药治疗配方
方一
[来源]经验方
[配方]黄柏、黄精适量。
[用法]将上药煎成汤液,用药汁擦洗头皮。每次15分钟,每日3次。
[功效]主治白秃疮(头癣)炎症明显、分泌物多者。
方二
[来源]《中药大辞典》
[配方]博落回60克,明矾30克。
[用法]上药水煎。先剃发,再以上药洗之。每日1次,共7天。
[功效]治疗头黄癣(癞痢)。
方三
[来源]《实用皮肤科学》
[配方]蛇床子60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汤液,待温度不热不凉时冲洗头部。每日1次。亦可于冲洗完毕后,再敷药膏。
[功效]主治头癣(白秃疮)。
方四
[来源]《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
[配方]淘米水3大碗,川椒3克,白矾6克,麻柳叶1把。
[用法]上药煎熬后熏洗头部。每日--2次。
[功效]杀虫止痒。适用于头癣。
预防
4.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地提倡卫生洁具、所用被褥单独使用,一人套。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已经患病,更应重视提早隔离,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
疗效评价
1.治愈:皮损消退,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每周1次, 连续3次阴性,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阴性; 2.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真菌检查阴性或阳性,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阴性或阳性; 3.未愈:皮损无改善,真菌检查阳性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