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400-028-6088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疾病

催乳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 2016-11-22 阅读:472 来源:  医学百科
  在有功能的垂体瘤中,催乳素瘤(PRI,瘤)最常见,约占旧称嫌色细胞瘤中30%—70%。女性患者尤以生育年龄妇女远较男性为多。
  临床表现
  催乳素瘤为最常见的垂体肿瘤,术后复发率高提示其发生与下丘脑功能异常有关。催乳素瘤多见于女性且多为微腺瘤,仅7%~14%可继续生长;而在男性多为大腺瘤且肿瘤侵袭性较强,男性表现为性欲减退和阳痿,往往比妇女表现月经紊乱要晚15~20年,因而发现时肿瘤生长已较大,并可压迫正常垂体组织而有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功能减退。高催乳素血症可以抑制排卵或缩短黄体期,引起不育,甚至有的以原发性闭经为表现。妊娠可促使催乳素瘤生长,故部分催乳素瘤患者在产后才能诊断。高催乳素血症可抑制下丘脑GnRH及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脉冲式和周期性分泌,并阻断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可有雌激素减少和骨量减少。男性高催乳素血症可在周围抑制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使阴茎不能勃起。催乳素瘤尤其是大腺瘤可以压迫邻近组织而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外肌麻痹等,甚至有颅内高压、头痛、呕吐等。
  诊断检查
  近年诊断PRL瘤,主要依靠血清PRL水平和垂体影像学检查。不论男女患者,如PRL>200μg/L,一般可除外其他高催乳素血症而确诊。对血清PRL>100μg/L者应高度怀疑本病,结合影像学检查也可得到诊断。血清PRL<100μg/L的多数患者可能系其他原因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或系非催乳细胞垂体瘤压迫垂体柄、垂体门脉血而使PRL增高,称为假性催乳素瘤。垂体前叶功能实验中以TRH、甲氧氯普鞍兴奋实验较有意义,正常人经试剂刺激后PRL明显上升,但本病则反应迟钝而上升很少;抑制试验中以L-多巴实验报告较多,但结果不一。影像学以薄分层的CT和MRI检查对小瘤诊断有帮助。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以溴隐亭效果最佳,较小剂量(平均每日—7.5mg)已可见效。腺瘤不论大小对溴隐亭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可使症状消失,血PRL接近正常,大瘤还可缩小。但停药后复发为最大缺点。治疗方案以药物为主,抑或于手术后辅以药物,应按具体病情等条件,慎重选择。
  健康客温馨提示: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 从就诊医生的指导,祝您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