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对河北省蠡县坠井男童的生命大营救,牵动了无数人的心。500余人、100余台车辆,连续5昼夜奋战。男童爷爷向救援人员的那一跪,让现场无数人动容。然而,就在医务人员当场宣布男童已无生命体征,欲将遗体送往火葬场时,男童家属却坚称其还有心跳,要求立即送至医院抢救。据现场目击者称,医务人员在对男童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无效后,男童家属情绪突然失控,开始闹事,还殴打了“120”司机。
从“跪医生”到“打医生”的反转,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尽管有人说,其行为还算不上医闹,因为没有提出索要赔偿等要求,但他们对医务人员进行推搡、漫骂,将丧子之痛发向医务人员却是事实。再大的悲痛也应该去找悲痛的根源,而不是迁怒于医务人员。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医务人员都深深理解男童家属的悲痛之情,保持了克制和理性。
突遭丧子之痛当然是巨大的打击,很多人在亲属死亡后的短时间内都会有情绪上的剧烈波动。有医生表示,顾及患者难接受亲人死亡的情况,医院在告知家属坏消息的同时,还会对死者进行心肺复苏、做心电图,以安抚家属。在这方面,当事医务人员已经尽力。但医者尊严不容践踏,也应该成为社会共识。病痛与死亡每天都在真实地上演着,如果患者家属遇到问题不能诉诸理性,动不动以拳头说话,那还有多少医务人员能长久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就算抢救有问题,也应该转向医疗调解委员会等渠道,最终让双方都获得一个公正的结果。
暴力伤医,最终受害的是患者,势必牵连整个社会。暴力伤医的示范效应和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早已展露端倪。在这种语境下,执法部门对暴力伤医的打击和医疗行业对暴力的声讨是一方面,患者及家属的法治意识以及对维权渠道的了解和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是政府、社会乃至医院和个人都应认真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