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400-028-6088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应不应该显著标示?

时间: 2016-11-09 阅读:805 来源:  互联网
  国务院法制办昨天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条例》规定,使用转基因生物原料直接生产的食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显著标示。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在11月19日前对《条例》提出意见。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安全追溯体系
  《条例》明确禁止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使用、贮存、运输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也不得使用回收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并且,禁止在食品添加剂中添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另外,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记录和保存进货查验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保证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追溯体系建设。《条例》鼓励食品行业协会等社会第三方投资建设追溯信息平台。
  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暗示功效
  针对此前广泛争执的转基因食品,《条例》要求,使用转基因生物原料直接生产的食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显著标示。
  如今,很多食品广告打出“无添加”的广告,证明其健康程度,但是其“无添加”的物质往往是专业名词,让人看后莫名其妙。对此,《条例》做出限制性规定: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含有或者使用的物质,不得在食品标签、说明书、广告上宣称“不添加”“不含有”等字样。对于国家尚未批准的转基因食品和原料,也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等。
  此外,保健食品只能标注注册证书批准的保健功能。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任何载体上明示或者暗示功效。
  由成都健康网-健康客小编整理介绍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