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028-61300000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热点资讯

诊疗服务流程优化 医疗服务效率提升

时间: 2016-11-08 阅读:224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老护士指导新护士提升护理技能。
     
  诊疗服务流程优化 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市医管中心2013年5月9日正式挂牌运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以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市属公立医院发展和改革事业,有力地保障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实现了市属公立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市属公立医院提质增效,保持了医疗服务高效率,市民就医感受也持续改善。
  政府加大投入保障公益性
  “十二五”期间,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大幅增加,有力保障了公立医院公益性。
  市政府出台《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方案》,明确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范围,落实了包括基本建设、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开办经费、开业初期运营补助、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指令性任务、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研项目,以及政策性减收和政策性增支等各项政府投入。
  “十二五”期间,财政对市属公立医院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约96亿元,比“十一五”增长了约120%;市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约112亿元,比“十一五”增长了约315%,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10.5%增加到2015年的22.2%。
  较高的财政投入,较好地维护了公立医院公益性。2015年,市属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319.9元,年均增幅6.5%;每住院人次费用11953.4元,年均增幅3.6%,年均增幅控制在较低水平。药占比从2010年的41.0%下降到2015年的31.7%。
  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大幅增加
  “十二五”末,市属公立医院实际开放床位9998张,“十二五”期间增加了4094张;医生5334人,增加了1675人;护士7149人,增加了2421人。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肿瘤医院等新建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市儿童医院住院大楼、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北大深圳医院外科大楼等一批改扩建项目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使用。
  在资源总量增加的同时,分布不均状况也得到逐步改善。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等选址原特区外新建医院投入使用,改变了原特区外无一家市属公立医院的状况。
  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市属公立医院大力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在名院建设上,9家医院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其中8家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3家三甲医院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20名。市康宁医院2010-2014年连续五年进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最佳精神专科排名前十。引入香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及德国汉诺威医学创新公司来深合作办医。
  在名科建设上,市医管中心组织评定了13个医学领先学科,采取资源整合、集中力量、重点扶持的方式,支持市属医院创建国家级专科品牌强项。市属医院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学科52个,占全市的66.7%,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41个。市第二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14个学科进入中国医科院信息科学研究所2015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学科前100名。其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学位列该学科第24名,康宁医院精神病学和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学均为第25名。
  在名医团队引进和培养上,首批22个高层次学科团队已全面来深开展诊疗、技术指导、科研合作等工作,实施临床实用型人才引进计划,实施重点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医务人员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全力赴外开展儿科、麻醉、精神卫生等紧缺人才招录工作。截至2015年,市属医院有101人获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7名,地方级领军人才32名,地方级后备人才4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9名;共有国家级医疗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17名;有省级医疗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22名。
  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
  从2012年7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施医药分开改革,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推进管办分开改革,初步建立统一的政府办医的体制。组建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理事会,设立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市医管中心代表市政府统一履行公立医院举办者和出资人职责,监管人、财、物运行。推动政事分开改革,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新建医院推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了以董事会(医管会)、医院管理团队、监事会为管理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落实医院内部运营管理决策权。完善了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建立了“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财政补助机制。
  在新建医院实施了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自主设置岗位,自主招聘人员,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体现医疗行业特点的岗位工资制度。
  医疗服务保持高效率
  市医管中心通过强化公立医院运营绩效考核、建立市属公立医院综合监管平台、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加强了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使得各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市属公立医院建成启用了新生儿等11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制定了外科手术、新生儿病房、消毒供应中心等9个院感防控指南,以及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等7个院感质控标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认证的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通过ISO15189临床检验实验室认证,实现了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
  在市医管中心的强力推动下,医院不断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市医管中心在各医院推广建设了门诊和住院便民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诊疗咨询、导诊导医、转诊转介、床位预约、出入院办理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推行弹性工作时间制;缩短挂号、收费、诊疗、检查、取药等环节的等候时间,方便市民就诊;实行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保障急症、重症优先;推广门诊就诊分时段预约制度,深化信息化便民服务内涵,联合医享网等知名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并发布健康易手机APP平台,市民可在线自助完成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费用在线支付、检验检测结果查询以及预约叫车、就餐住宿等生活配套支持功能。
  “十二五”期间,市属公立医院保持了医疗服务高效率,2015年市属公立医院完成门急诊1583.14万人次,比2010年(1180.66万人次)增加了34.1%,出院40.96万人次,比2010年(25.2万人次)增加了62.5%。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从2010年9.2天下降到2015年的8.2天。预约就诊比例从2013年5月的13%,提高到2015年年末的43.5%。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