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028-61300000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热点资讯

医养结合难题的“烟台答案”:多类型成亮点

时间: 2016-10-18 阅读:422 来源:  人口导报(济南)
  在烟台,截至2015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4万人,占总人口的23.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对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突出。为实现“老有颐养”的目标,在近年来的探索中,烟台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养老机构的发展,并不断创新医养结合制度,着力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打造了医养结合的新亮点。
  海阳市多举措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近来,海阳市着眼于医养结合、健康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医养结合在该地区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
  创新思路探索医养结合多业态融合
  据了解,海阳市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依托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福利中心等,积极探索医疗服务于养老的工作新模式,并初见成效。
  该市以家庭签约服务为抓手,开展居家养老。即以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为基础,由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配乡医、执业医师等为60岁以上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的工作模式。针对瘫痪、孤寡等需要特殊看护的老人提供护师定时上门服务,并对突发急症者予以紧急医疗救护和协助。目前已服务5.2万名老年人。
  同时,以医养结合为着力点,优化集合养老。即为社会福利中心内养老人群提供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医疗服务,缩短就诊距离。从两处医疗机构调派医生、护士、药师、康复师各1名,组建福利中心卫生室,备有老年人常用、急救药品及设备。医生和护士实行每日查房制,将健康咨询指导与日常护理结合起来。市中医院与社会福利中心通过结对子的方式,签订了《医疗救助帮扶协议》。定期对中心内的医护人员及养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开设老年病就诊绿色通道,对中心内的老年人提供及时、到位、专业的医疗服务。使入住老人在疾病加重期或治疗期能第一时间入院治疗。
  早在2011年,海阳市人民医院就成立了医学老年科。目前配齐神经内科、内分泌专业和心内科专业人员作为骨干力量,引进老年医学专业研究生,在技术力量方面稳步搭建起多学科的团队框架。在注重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提高服务意识,将服务半径主动拓展到院外。与病人建立了一对一联系,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达到100%。每季度组织医护人员到老干局、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免费查体、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集约优势资源,拓展健康医疗养老产业新布局,海阳市将哈尔滨工大集团健康养老投资项目引进来。该市建立半岛健康嘉园项目,以现有海悦公馆酒店群为基地,占地面积约5.06公顷,总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投产后,可同时容纳3000多人,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投资总额6亿元。设有养老公寓、康复医院、临终关怀医院、抗衰老旅游度假中心、文体休闲中心、华人华侨归根养老中心等医养项目,贯穿医疗、康复、养生、老年休闲,打造大健康、大医疗品牌。
  转变观念探索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
  为让受众乐于接受、主动参与,海阳市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健康教育,争取最大的社会效果。
  据了解,海阳市特别为创建健康校园、无烟学校等活动拍摄了一部控烟视频。演员全部由小学师生担任,这是该市继去年拍摄控烟微电影之后又一健康教育视频宣传力作。该视频在海阳电视台多个频道连续播出,通过教体部门在全市中小学播放,并上传优酷、土豆等多个视频网站,对创建无烟学校、健康校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推广网络健康游戏,海阳市总投资21万元打造健康教育网络游戏《健康知识萌萌答》,于今年7月10日正式上线。游戏内容涵盖了常见疾病及传染病预防、免疫规划、健康饮食、心理健康、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300余条。
  该市还联合教体部门将健康教育游戏以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开。制定考核标准,根据各校人数平均参入率、平均积分得出名次。在各校选拔出优秀选手进行健康游戏竞赛,对学校健康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健康产业建设过程中,海阳市认识到民间资本的注入将带来更多活力,为此他们克服开发软件所需资金压力,采用当前国家鼓励尝试的PPP模式,通过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开发。这一举措既能解决疾控部门有专业健康知识但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又能解决企业有资金但无处投资的局面。该市先后投资40余万元,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1+3”模式(健康教育基地为1个主阵地,健康教育厅堂、健康教育之路、健康教育餐厅为3个辅阵地)的职业防护健康教育基地——市公路健康教育基地。针对筑路工人劳动过程粉尘作业、沥青作业、高温作业、噪声等危害及防护,重新调整一个具有公路特色的职业防护展馆。
  完善基础医疗与卫生资源日益优化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为专业化与系统化的医疗卫生服务,该市总共投资1.8亿元,建设了海阳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拥有床位550张。大楼集现代化、人性化、智能化、家庭化、网络化于一体,是海阳市目前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医院建设项目。同时,投入资金2500万元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二院异地新建综合楼、病房楼也已投入使用。
  医养结合探索的道路没有停止,接下来海阳市将加大对医疗机构的鼓励和引导力度,力争实现“老有所养,养有所医,医养并进”的工作目标。在健康教育工作上将继续加大投入,创新健康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传播高速性和准确性,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莱山区“四种模式”构建医养结合发展新格局
  本报讯 近年来,莱山区紧扣国家和省、烟台市市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出台各项医养结合工作措施,创新突破,积极作为,构建医养结合发展新格局。
  深入调查摸清医养结合需求人群
  近几年,莱山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至2015年底,全区户籍人口20.79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3.9万人,约占全区人口的18.86%,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自2011年起,该区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深入社区、村居、院落及养老院中了解老年人养老需求,确定“三无”、低保、失能、半失能、孤寡贫困及重症晚期老人为服务对象,同时保障有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其他人群,努力以有限资源满足群众需求。
  因地制宜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该区为了能让更多老人享受到医养结合的实惠,专门扩充医养结合床位数量,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目前各医疗机构开设医养结合床位数量达520张;该区在黄海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莱山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率先实行了老人优先的服务措施,为秀林养老院等五家老年福利中心开设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就诊;同时将入驻养老机构的560名老年人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定期为其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免费提供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及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
  与此同时,莱山区与民政部门密切合作,在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内设置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莱山区老年福利中心内设置了医养结合的烟台凤凰山医院,计划在烟台秀林老年福利中心设置老年病医院,同时莱山区红洁老年福利中心、隆茂老年服务中心、清泉老年福利中心等5家养老机构均与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协作关系。
  据了解,该区还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提供家庭医生网格化服务。目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与2.5万名老年人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该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目前已有烟台圣莱恩康复医院、烟台凤凰山医院、烟台秀林老年病医院等民办医养结合医院入驻。烟台圣莱恩康复医院开设床位300张(其中养老床位100张),设置有内科、外科、中医科、临终关怀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等科室,是烟台市首家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目前已投入运营。烟台凤凰山医院于2015年8月9日经市卫生计生委批复设置,建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养老床位300张,设置老年病研究所、中医老年病科、老年病康复科。该医院先后与莱山区民政局老年福利中心联合设置了宿养式养老床位1500张,与上海东健净化有限公司联合设置日托式养老床位126张,与日本FB养老中心联合设置居家式养老床位260张,并与我国民政部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会签订了10年战略合作协议,接受价值2千万元的捐赠设备,商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直属烟台养老基地”。烟台秀林老年病医院开设养老床位120张,设置有内科、中医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
  优化资源构建医养结合专业化服务体系
  在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建设中,一是积极引进大型综合性医院,努力让老年人“大病不出区”。全力推进烟台山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分院和山东文登整骨烟台医院项目建设。二是加大基层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让老年人“小病不出村”。近年来,共投入5346万元,建设了莱山街道、解甲庄街道、黄海路街道及院格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623万元配置了106台医疗设备,能开展普外科、骨科的常见手术,病房配备有中央空调和保洁员,为老人提供服务优质、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把优质贴心的医疗卫生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门口。一体化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增加至104所,每个站(室)业务用房面积均达到80平方米以上,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深入调研、细致研讨的基础上,该区制订了《莱山区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科学制定医养结合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规范性;二是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定期安排专业技术骨干进行业务轮训,优化人才梯队结构,保障医养结合服务的可持续性;三是借助对口支援工程,由市毓璜顶医院支援区第一人民医院,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村卫生室,通过对口帮扶、开设专家门诊、组织集中培训等方式吸引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高医养结合服务专业化水平。(本报记者 贾小漪 王小飞 通讯员 边红琳)突出特色
  推动创新招远市实现医养结合城乡全覆盖
  本报讯 近年来,招远市积极贯彻各级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政策,强化引导,协同推进,创新发展,逐步探索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
  突出特色构建医养结合多层次发展模式
  据了解,招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成立了医养结合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服务精准的原则,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全市工作大盘子,统筹推进,促进协调发展。
  该市由政府牵头,卫生计生、民政、人社等相关部门配合联动,建立责任单位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碰头会,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做到了责任有人担、问题有反馈、任务有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在落实责任的同时,该市充分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推进养老医疗保健服务多样化。截至目前,已启动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医疗机构达到20处。其中,设置医养结合床位及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1所,设置医务室的养老机构3处,定期为辖区内养老院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的医疗机构16处。
  作为招远市唯一一家二级康复专科医院,招远金都康复医院建成集养护、康复、托管、医疗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现已入住400余人。医院专门开设了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等老年病特色康复诊疗科室,完善了应急预案,为每位入住老人开展常规查体,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巡诊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诊治。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转换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医养结合的优越性。同时,招远金都康复医院与北京博爱、青大附院等医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实行双向转诊,为重病老年患者开辟了绿色救治通道。
  招远市科学制定医疗评估方案,督促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金都老年福利中心等3处养老机构设立了内部医疗门诊,加入医保定点单位,配备9名执业医师和7名护理人员,实行定时巡诊制度,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护理及康复服务。
  与此同时,该市加大对社区服务中心和15家乡镇卫生院扶持力度,分批对乡镇卫生院实施了改扩建,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更新升级医疗设备,保障医养结合的设施需求。扩大辐射范围,将乡镇医疗资源更大范围地辐射周边养老院、村和社区。各卫生院为辖区养老院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体检1次,定期开展专业医疗服务,并为老年人家庭建立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确保老年人得到及时救治。
  重点推进打好医养结合攻坚战
  该市实施“强躯干、展两翼”工程,以金都康复中心、市人民医院等4家综合医院为“中心躯干”,促其壮大;以道头中心卫生院、张星中心卫生院等5家卫生院为“南北两翼”,加以拓展,逐步形成招远市医养结合服务主框架,稳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城乡全覆盖。由招远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家骨干医院外派专业医生和护士,组成老年人专业驻点服务小分队,进驻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定时定点服务。
  这个市在全市推广招远金都康复医院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在养老机构内部创办康复医院,市卫生计生局重点在专业医疗团队运营等方面给予扶持。将金岭卫生院作为医养结合试点乡镇卫生院,安排专项资金,改造空置房屋,增设老年养护病床,引进智能化养老设备,逐步构建医疗、养老、照护、康复、临终关怀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并发挥其试点作用,在全市逐步推广。
  与此同时,积极推广基层医疗机构“红马甲志愿者医疗服务队”服务模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综合诊疗等结对服务。推进医疗服务队与金都365志愿者等社会公益组织融合服务,为老年人养老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精准施治全力突破医养结合瓶颈
  为全力突破医养结合瓶颈,该市积极协调民政、老龄和人社等部门,做好相关业务和政策衔接,解决好资源横向整合问题。这个市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好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向医养机构转型所需要的设施建设和医疗器械配备等问题,改善养老医疗内外环境。
  同时,协调医保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整医保报销比例,解决好医养结合病人特别是慢性病老人、大病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的医药费报销问题。该市还着力培养和引进专业护理人才,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和整体素质,不断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由西部最大的健康网—健康客小编整理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