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400-028-6088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医院动态

“骨科情 基层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大型义诊活动在张掖隆重举行

时间: 2016-08-13 阅读:473 来源:  北京积水潭医院
  2016年7月30日,“骨科情 基层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大型义诊活动在甘肃张掖隆重举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教授田伟院长带领的骨科学分会专家团队来到丝绸明珠——金张掖开展学术交流和大型义诊活动。
  第二届中国丝绸之路骨科高峰论坛暨金张掖论坛开幕
  7月的张掖,麦浪滚滚,油菜花香。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协办、甘肃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丝绸之路骨科高峰论坛暨金张掖论坛在张掖宾馆隆重开幕。骨科高峰论坛设有大师讲坛和专家讲坛,分会场有关节外科论坛、脊柱外科论坛和创伤外科论坛,60多名专家进行了大会发言,8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甘肃省骨科主委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夏亚一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播放了丝绸明珠——金张掖等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宣传片。
  夏亚一教授在欢迎词中引用了唐代诗人岑参描写丝绸之路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对专家们不辞辛苦,辗转飞机、汽车和路途劳顿来到张掖表示感谢。你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骨科发展的前沿,也毫无保留的传授宝贵经验。驰骋千里戈壁,领略西部魅力。大美张掖揽四方专家,骨科群星璀璨,传道授业解惑,为我们带来了福音。
  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孟庆龙主任代表中华医学会对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和筹备表示感谢,祝各位代表在会议期间生活愉快,有所收获。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教授田伟院长在致词中指出:“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我们中国文化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的重要途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在方方面面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虽然近100年,我们国家经过了许多坎坷,现在需要一个重新起航的过程,丝绸之路的意义重新显现出来,当前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与今天的学术交流和义诊活动就是我们骨科人为实施这一战略做出的贡献。
  河西学院张汉燚副校长在致词中积极评价各个学科发展,特别在高等教育改革,优化高等教育机构,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层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本届骨科高峰论坛必定促进西部骨科技术前进,也为我们甘肃及张掖带来新机遇。他激动地表示,通过这次会议请大家记住河西走廊,记住张掖……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朱兴仁副院长衷心感谢兄弟医院为西部地区的骨科医生搭建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学习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进行了简短的“骨科情 基层行”COA图书馆捐赠仪式,田伟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各分会向河西医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院领导进行了图书捐赠。
  大师讲坛上,田伟院长做了《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专题讲座、翁习生教授做了《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存在的问题》学术交流、郝定均教授做了《急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量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的报告、王坤正教授对《微创关节置换历史与临床意义》做了回顾与展望、蒋协远教授带来了《肘关节僵硬的治疗要点》的新观点、曹力教授与大家分享了《THA术后不稳定的处理》的治疗经验,参会的代表对其关心的专业话题与大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将学术活动推向高潮。
  分会场论坛和专家论坛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不同地区的专家与当地同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其中包括专题讲座、病例分析,内容涵盖脊柱、创伤、关节与软组织肿瘤及小儿骨科等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全面探讨了各专业领域的热点和新技术成果,第二届骨科高峰论坛为丝绸之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张掖百姓义诊将爱心洒满丝绸之路
  30日上午10点,温度高达38度,张掖人民医院的义诊大厅人头攒动,大厅的一侧摆放着介绍专家的宣传板,田伟教授、翁习生教授、曲铁兵教授、郝定均教授、武勇教授、史占军教授、何达教授、赵宇教授和马晓生教授等专家们一到现场就迅速穿好白衣,还没来得及坐稳就开始为患者诊治。
  田伟院长的诊室外面早就排起了长队,一位中年妇女在两位家属的陪同下,坐在了田院长的面前,田院长一边认真询问病史,一边仔细检查,耐心地给她解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病人和家属对田院长的诊治非常满意,原本对手术存有顾虑的她当场决定住院手术治疗。
  义诊大厅里的病人越来越多,现场的气温也越来越高,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跑前跑后,扯破了嗓子,专家们挥汗如雨,翁习生教授把病灶指给病人看,反复告诉他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曲铁兵教授笑容可掬地视病人如亲人,为患者排忧解难;郝定均教授起来坐下,反反复复对照着看术前和术后的片子,了解病情的全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武勇教授认真检查患者的病灶,帮助他缓解焦虑情绪;史占军教授在纸上画图给患者解释病情,使患者一目了然;何达、赵宇和马晓生三位教授接诊的患者最多,诊桌多次被挤的摇摇晃晃,作为青年委员的他们心里只是一个念头,尽最大努力多看一个病人,不留遗憾。一位患者走出大厅后激动地说,今天在张掖见到了国内骨科的顶级专家,他们给我看了病,我的心踏实多了。一位患者没有赶上义诊时间看病,就一直追到已经离开张掖人民医院的田院长,田院长热情地接待了他。据统计此次义诊活动共接诊380多人次。
  专家们一腔热血把最新的技术送给了病人,把大爱留给了张掖人民,丝绸之路上又增添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健康之路。
  丝绸之路上的新闻发布会
  中午,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和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副院长朱兴仁等四人在张掖电视台参加了新闻发布会。田伟院长对媒体表示,张掖人民医院和积水潭医院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很多专家,老主任都在我们医院进修学习过,我们也看到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张掖人民医院的发展和迅速壮大,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代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也代表中国最好的骨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非常愿意一如既往的与张掖人民医院合作,希望张掖的医疗水平有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这个地区的重要作用,通过学术会议与张掖的医生取得更进一步的密切联系,通过交流,为一带一路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朱兴仁副院长在回答记者就看病难如何解决时回答:“张掖人民医院不断加强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当地医生通过到积水潭医院学习后,收获良多,改善了技术水平,缓解了看病难。”
  田院长补充:“政府非常重视分级诊疗这一医改措施,一是医疗服务方,要建设完善的服务系统,加强社会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北京现在正在实施京医通预约挂号,这将是我国医改的一个方向。二是强调百姓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对疾病科学性认识的提高,在治病的需求上有冷静的态度,希望媒体朋友们积极为医疗科普知识的推广和传播做出贡献。
  31日下午,第二届中国丝绸之路骨科高峰论坛暨金张掖论坛圆满落下帷幕,学术活动虽然结束,但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健康梦正扬帆起航!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