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的重点是要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这无疑有利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向前迈进,因为这是首次在国务院层面上对医师开设“工作室”表示支持,的确会有利于打破现有公立医院体制对医生自由流动的约束。
回顾我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启动后6年多以来的情况,尽管医改取得了某些阶段性成果,但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远未解决。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在2014年就是医改的重头戏之一,也提出了建立试点病种的双向转诊标准和转诊审批流程,辅以医保差额报销等有一定针对性的措施。但是,根据卫计委官方发布的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的数据来看,分级诊疗制度要真正成为有效缓解看病难的现实却不容乐观。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决定分级诊疗制度成败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
近日接受媒体采访的多位受访专家都认为,鼓励公立医院医生“下沉”到基层,在社区医院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由此而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医改。但是,何谓“鼓励”?难道长期以来优质医疗人才集中在大医院的状况也是因为“鼓励”而形成的吗?不必讳言,体制内外在职称、报酬、福利、社会地位等等方面利益的极端悬殊才是真实的驱动力;不打破现有体制的利益分配格局,即便是有了“自由身”,有多少医生愿意在“鼓励”之下放下身段主动“下沉”恐怕是很值得怀疑的。
很显然,真正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利益驱动的真正“下沉”。只有在报酬福利、职称晋升、科研申报及成果奖励等方面对公立、私立医院的医生一视同仁,公平分配医疗资源,并放开更多医疗领域允许民营医院参与,优质医疗资源的真正“下沉”是可以做到的。要让患者对社区医院、分级诊疗建立信心其实并不难,只要把许多在大医院通宵排队挂号的热门医生的名字挂在社区医院,做好优质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并向社会公布,何愁患者不“下沉”呢?
说到患者的“下沉”问题,有点奇怪的是几乎所有舆论谈的都是“老百姓”,都说老百姓现在最需要的是家门口的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什么就避而不谈官员及其家属也应该有此需要呢?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影响实现分级诊疗成败的更关键因素:官员与老百姓在享受国民医疗待遇方面是否平等?
为何人们从不谈论要求官员患者带头到社区医院首诊、带头实行分级诊疗?道理很简单,因为优质医疗资源确实不在下面,而且恐怕在通宵排队挂号的队伍中很少会出现他们或其家属的身影。其实,不管是看病难、养老难还是入学难,官与民在国民福利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官员们真的和老百姓共享医疗资源,恐怕就用不着担心老百姓患者扎堆到大医院了。
因此,我认为应该思考和讨论如何使官员患者也和普通患者一样愿意“下沉”到基层医院诊疗。假如把官员及其家属的“下沉”诊疗也作为升迁考核的内容之一,是否会连带把优质医疗资源和普通患者都实现真正的“下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