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028-61300000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热点资讯

诸多综合三甲医院的儿科门诊只接诊内科

时间: 2016-07-20 阅读:82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7月17日,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输液
  十余家三甲医院儿科只接诊内科
  儿童湿疹、皮外伤等常见疾病,综合三甲医院的儿科门诊却无法接诊,只能到儿童专科医院排队就诊,这样的现象让很多家长无奈。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十余家三甲医院发现,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多数只能接诊普通的感冒、发烧和腹泻,这直接导致儿童医院、首都儿研所等儿童专业医院承担巨大的接诊压力。
  综合医院弱化儿医功能的原因中,儿童医生普遍短缺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能否认的是,也有不少儿科医生为了降低风险,只接诊较为普通的小儿内科患者,而将其他患者送至儿童专科医院。
  四岁儿童皮外伤被三家医院拒诊
  近日,王女士四岁的儿子摔了一跤,把膝盖蹭破了皮,略有化脓。16日上午,因儿子抱怨腿疼,王女士带着儿子到附近的社区防疫站想进行一下包扎消毒,防疫站表示无法进行伤口的包扎消毒,于是王女士带着儿子来到离家不远的北京第二医院,医院称只接收14岁以上患者。王女士只好带着儿子来到宣武医院,挂了儿科门诊号后,医生却告知儿科只能看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不得已,王女士带着儿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排队候诊两个小时,医生看了以后说:“没有大事,给你开一种药膏涂抹一下吧。”王女士哭笑不得:“就是一个皮外伤,花了一上午跑了四个地方才看上医生。”
  王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刘先生的女儿八个月大,出生时有产伤,在脸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伤痕。刘先生带着女儿来到家附近的安贞医院,儿科门诊的大夫却表示小儿皮科这里看不了。无奈刘先生只能带女儿到儿童专科医院排队看病。此前也有市民反映,带孩子到协和医院看湿疹,最后竟也被“推荐”到了首都儿研所。
  多家综合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只接诊内科
  北京市卫计委曾经要求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都要开设儿科。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本市十余家市属综合三甲医院均有儿科门诊,但这些门诊多只设有小儿内科。从宣武医院的官网介绍可以看到,其儿科门诊分属于内科系统;同样在网上进行预约挂号时显示,朝阳医院本部的儿科也是在内科的大分类之下。此外,积水潭医院在2013年开设儿科门诊时全称就为“小儿内科门诊”;友谊医院坦言目前可接诊各种小儿内科,但没有小儿外科的资质。
  还有一些医院依托本院优势增加特色儿科诊疗项目,如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儿科是以儿童血液、肿瘤疾病为专业技术特色,但除此之外,诊疗项目仍以小儿内科为主。
  儿童专科医院依然是家长的首选
  尽管综合三甲医院都开设了儿科门诊,但由于缺少医疗资源,大多数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并没有成为患儿家长的首选。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因无法确认孩子的疾病是否可在综合医院得到诊治,而更多地涌向了儿童专科医院。
  16日上午,北青报记者在儿童医院门口看到,尽管是周六,但来往的家长与患儿仍然络绎不绝。现场自助挂号机旁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位家长完成挂号。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年门诊量321万人次,住院病人7万余人次,手术逾2.2万例,平均每天的门诊量达8800人次左右。相比而言,友谊医院是本市综合三甲医院中儿科门诊量较大的医院,其儿科年门诊量仅为25万左右,日门诊量约684人次左右,仅为儿童医院的7%。
  综合医院儿科为何只接诊内科
  为什么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只能接诊感冒、发烧、腹泻这种普通内科的儿童患者?在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崔红看来,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儿医人数紧缺,综合医院能“抢占”的儿科医生数量较少;另一方面,儿科门诊在历史中曾出现过“断层”,重新发展的儿科门诊,出于对患病率的考虑,多数综合医院只开设了小儿内科门诊。也有医生坦言,儿科医生面临的风险压力更大,为避风险,也会选择只接诊常见的普通小儿内科。
  原因一:儿科医生普遍紧缺
  崔红分析说,儿科医生紧缺是综合医院儿科建制相对单一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共有11.3万儿科医生,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个儿科医生。从全国层面看,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
  具体到北京,此前媒体报道,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市共有181家医院开设了儿科门诊,96家医院开设了儿科病房,儿科医生2264名,其中每千名儿童约有一名儿科医生,高于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0.43。数据虽是如此,但现实是,北京市儿科不仅承担着北京本地的儿童医疗任务,还承担着全国其他地方儿童疑难疾病的诊疗任务,北京儿童医院诊疗的儿童中九成来自外埠,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中八成为外埠儿童。
  儿科医生短缺背后的原因也有很多。崔红分析说,之前一段时间儿科专业在医学院校也面临取消的命运,这使得在培养阶段儿科医生的数量基础就比较小。此外,儿科的很多项目收费不合理,儿科医生待遇低,很多学生毕业后也不愿意选择进入儿科工作。
  原因二:综合医院设儿童内科缘于患病率高
  崔红介绍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儿童医院数量及各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数量都比较充裕。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儿童医院和儿科门诊迅速缩减,缩减得过快过猛,导致儿科在综合医院一度出现“断层”,后来北京市卫计委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必须设置儿科门诊。
  在恢复儿科门诊的过程中,由于医疗资源紧张,综合医院也有自己的考虑,比如儿童患病率的高低,“对于儿童来说,内科的患病率更高,因此多数综合医院从小儿内科着手建立儿科门诊。”崔红说,其他疾病,如皮科、骨科、眼科等等,这些领域的成人治疗发展得更快也更成熟,有些医院会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接诊成人和儿童。
  但这并没有很好地带来儿童患者的分流,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成人的治疗手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儿童。“比如一台手术,儿童患者的解剖部位、结构,以及麻醉剂量等都不同,因此并非所有的科室都可以接收儿童患者,最后家长还是只能带孩子前往儿童专科医院求医。”
  原因三:儿科医生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更大
  学医的人都熟悉一句话,叫“金眼科、银外科,一钱不值小儿科”。在日常工作中,儿科医生承受的风险压力较大。一位在综合医院儿科工作多年的医生对北青报记者坦言,不排除有时候因为想躲避风险,而让患者前往儿童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的情况。“面对儿童患者的时候,其实有时候医生们也有点害怕,做好了还行,但如果在治疗中有一点点的不顺利,家长的情绪上来了,作为医生来说压力会翻倍增加。”也是出于这样的压力和风险,有些儿科门诊的医生只固定在自己擅长,且风险相对较小的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小儿内科疾病的领域内。
  综合医院儿科门诊
  是否应健全存争议
  对于综合医院是否应当健全儿科门诊,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观点。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于鲁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的市属综合医院都有产科和儿科,只是服务能力还有欠缺。要应对“二孩”高峰的来临,关键在于怎么把人配齐。
  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崔红认为,把儿科患者压力全放在儿童专科医院也不合理,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疑难疾病的会诊,有助于患者治疗。应当适当加大对综合医院儿科的投入,比如调整儿科收费,提高儿科医生待遇等。
  但也有人认为,应当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发展儿童专科医院,不应当把儿科医生分散到各个综合医院,医疗资源已经如此紧张,把优秀的儿科医生分散到各个医院看基础疾病有些浪费。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
最新资讯